核心提示:一封封书信、一笔笔微捐、一份份奖教奖学金……在华农百廿生日来临之际,校友的心意和祝福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华农,凝聚成薪火相传、共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9月28日上午,两位年逾古稀的校友夫妇从美国回到“娘家”,向学校捐赠10万元人民币。他们说:“回娘家,越看越欣喜”。
校友会副会长周承早在出席捐赠仪式时对两位校友表示钦佩。他指出,两位校友出国35年、身处国外仍能感恩母校,这份情感跨越时空、弥足珍贵,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资源,对每一位在校师生都具有教育意义。
一封封书信、一笔笔微捐、一份份奖教奖学金……在华农百廿生日来临之际,校友的心意和祝福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华农,凝聚成薪火相传、共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情感共同体·为母校献礼
手机提示音不时响起——“微信支付收款1200元”“微信支付收款1.2元”,负责管理“爱校微捐”微信平台的李春子老师说,这是她听到的最美妙的音乐。
不只是这美妙的音乐,微捐后台的留言同样暖心。李春子说,“每天翻看这些留言,仿佛亲历校友美好的大学时光,跨越空间倾听校友诉说对母校的思念”。
由6400余名华农人聚沙成塔,爱校捐赠总金额已经达到193万余元。除了校友的广泛参与之外,在校师生、离退休教职工踊跃组织和参与爱校微捐,体现了对学校工作的热爱。动科院一名老师坚持30天每天微捐12元、有的退休老师拿着放大镜学习注册“校友之家”、八旬校友步履蹒跚送来现金……爱校微捐中,一幕幕暖心群像打动人心。
在植科院网站,开设了一个《校友贺百廿校庆寄语》栏目。从1950级校友,到2017级在校生,纷纷作诗寄语,以表喜悦、感恩之情。远在美国洛杉矶的1950级植保专业袁洗尘说,“回顾过去,有苦有乐,但心是平安的,因为我们都无愧于我们的祖国,无愧于培育我们的母校,都有共同爱祖国、爱家乡、爱母校的深情厚谊,才使我们健康、快乐!感谢我的母校!”
在这场全球校友大团聚中,还有的校友送来老照片,有的校友送来珍贵校史文物,有的校友参与编写院史、回忆录,有的校友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联络员,共同分享记忆与感动、光荣与梦想。
育人共同体·为学子助力
在理学院2001级应化1班的QQ群里,一个“我们能为校庆做点儿什么?”的问题,引出了一个“班级同学筹笔钱设立奖学金”的倡议,落实成一份校庆筹款倡议书,分散在各地的29位同学积极响应,共同捐集了10万元,设立奖学金激励在校师弟师妹。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园林学院,郑勋领校友捐赠200万增资“园艺新秀奖励基金”。在动科院,校友企业武汉中博绿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百万增资焕春基金。在生科院,葛向阳副教授捐赠10万元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张启发院士的学生、广西大学教授杨江义校友准备为启发奖学金捐款增资。在植科院,雷朝亮教授的弟子倡议设立“朝亮奖学金”,将于校庆前成立,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植物保护专业学生。郑勋领校友说,在捐赠仪式前特意重走了一遍自己曾经在校园中学习、生活的路线,既勾起了美好的大学回忆,也感受到了学校的巨大变化,更期待着能为母校学子成长做出微末贡献。
开学之际,川渝校友会捐资冠名第三教学楼S1报告厅,咸宁校友会捐资冠名第三教学楼S2报告厅。川渝校友会会长余大军认为,教室是成长圣地,是师生情、同窗谊的承载所在。冠名教室,是为了传承为中华复兴而育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原动力,激励更多的同学报国图强。
1979级农经专业校友李显刚捐赠100本由他本人编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研究》。这份特殊的礼物既是交给母校的一份成绩单,也是希望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启迪后学,指引和照亮更多同学前行的路。
发展共同体·为未来加油
“今年是海大集团成立20周年,也是海大和华农深度合作20年。”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校友说,“海大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校友企业和母校的合作史”。校庆前夕,海大集团与学校签订协议,捐赠1200万用于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双方商定,借校庆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从水产到畜牧兽医、微生物、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的全领域合作。
校庆为合作提供契机,校友为合作架起桥梁。两届校领导班子成员接力带队走访校友企业,联通学界产界,共享发展信息,共研发展经验,共建发展平台,共创卓越未来。校庆筹备期间,广西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博绿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励耕果园机械有限公司、武汉绿雅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润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北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校友企业捐资助学助研。
生科院方曙光校友创办的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苏州地区华中农业大学“校友之家”。去年,他响应“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行动投资成立武汉微康益生菌研究院,聘请赵斌教授担任研究院院长,与学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校庆前夕,他再次捐赠100万元奖学金。
副校长、校庆捐赠工作组组长郭刚奇指出,校庆是全体华农人的校庆,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校友关心支持母校建设发展形式多样,资金上、物质上、工作上、情感上、道义上都可以,只要心中想到母校就是最好的。
(作者:学通社记者 乔瑞婷;记者 晓齐;审核人:韩英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