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雅事】刘后利:十字花科“正科长”

刘后利(1916年—2011年),我国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油菜遗传育种学奠基人。

“让我一生,由历史和人民来做出评论”

刘后利幼年在农村长大,并长期随母亲下田劳动。年幼的刘后利立志学农,也从未动摇。

初中时,刘后利在语文课写了一篇长诗“农民泪”,老师甚为感动说:“不是农民的孩子,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该文在全班传阅。

高中毕业后,1935年7月刘后利被武汉大学生物系和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同时录取,但刘后利毅然放弃武大转而去南京学农。

读大学时,刘后利研究的是水稻;之后遇到抗战,研究方向变成了棉花;在国外做研究生时,是搞大豆遗传育种;最后回到武大农学院(华中农大前身之一),国家提出在南方大力发展油菜,油菜研究所缺人,他毫不犹豫地去了,一研究就是一辈子。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为中国油菜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后利在其编写的《油菜遗传育种学》前言中写到:“回顾半个世纪以来,我亲身接触到油菜科学发展的全过程,我是目击者和亲身参与者,我就是中国在这个世纪发展油菜科学和油菜生产的见证人。回首往事,我深感尚未虚度此生,勤奋好学,无怨无悔,喜看新中国发展成长的五十年,也就是中国油菜科学发展成长的五十年。让我一生所经历的生活踪迹,由历史和人民来做出评论。”

“窝在实验室解决不了田间的问题”

刘后利先生的弟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对一次“科学旅行”记忆犹新。某次,刘后利带着10多名学生去天门调查,进行“科学旅行”。当时的农村条件非常艰苦,师生都背着被子去搞调研,住在农民家里。然而,老乡家里床位不够,傅廷栋就和老师刘后利挤在一张床上睡了几晚上。

傅廷栋回忆,即使当时条件艰苦,刘后利先生却毫不在意,依旧劲头十足,与学生同睡一张床,一道在田间地头认真做调研,认真记笔记,并告诉学生,“窝在实验室解决不了田间的问题,搞育种不下田不行”。

任教几十年间,刘后利一直坚持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在油菜播种、杂交,选株以及田间取样观察等实践环节中,都亲自给学生和助手作示范。即使年过古稀之后,每年播种、收获时他都仍然和年轻人一起亲自动手。

晚年,刘后利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道:“老师必须亲身参加实践,才能真正开展科学研究,也才能真正保证工作质量和指导研究生的质量。”

(本文由学通社记者李爱英整理,资料来源于各类史料档案、纪念文集、重要文献和主流媒体公开报道,限于历史久远,如有错漏,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