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这条文脉的轨迹

核心提示:戊戌而立,今又戊戌。百廿悠悠,文脉相传,华中农业大学不仅是一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学校,更是菁英们的精神家园。

戊戌而立,今又戊戌。时间流逝,历史沉淀为文化,作为神奇的灵韵在空间里保存下来。

历经120年的办学实践,华中农业大学已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学府。

步入校园,在享受湖光山色、鸟语花香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不同尘寰的隽永灵韵——这便是用120年时间,由历史、建筑、环境及师生共同酝酿醇化的文脉气息。

百廿悠悠,文脉相传,华中农业大学不仅是一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学校,更是菁英们的精神家园。

文脉其远:巍巍上庠 耕读悠长

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实现富国利农的宏愿创办了湖北农务学堂,1905年,张之洞在学堂新校址的开学典礼上勉励师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并写下楹联“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这便是华农120年办学历程的理念之蕴、文脉之源。

抗战爆发,学堂被迫西迁,改为湖北省立农学院,教务长包望敏教授在《论“耕读”与“新农”》中写道:“湖北省立农学院创立于烽烟遍地,万方多难之日,集海内农学者及三楚青年一堂,朝夕孜孜,耕读不辍,以革新农业为己任,其艰苦卓绝之精神与乎兴农建国之宏愿均有足多者。”

由此,“耕读”理念承继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正式被提出并写入院歌。

1985年,学院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被确立为校歌,校歌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8个字被确立为校训。

从“知行合一”到“勤读力耕”,学校虽六易校名,但文脉里始终流淌着浓浓的耕读传统和家国情怀,这即是华农之本、华农之魂,在120年征程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晴耕雨读,是一种具有诗意的生活,在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社会发展中沉淀成耕读文化。耕读文化最显性的表达是常见于古宅旧院匾额上的四个字“耕读传家”,纪晓岚门上还有“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对联,历数中国耕读世家:陶渊明、王维、辛弃疾、王祯、曾国藩、冯友兰等,可谓不胜枚举。

诚然,传统的耕读传家与我校提出的大学精神有着理论和实际的霄壤之别,是广义与狭义的不同路向,但也不可否认他们有一定的自然联系和传承。

当下,虽然耕田读书的生活方式已不多见,“耕读”的意义也在逐渐转变,但文人志士耕山水、读天下的情怀却从未改变,耕读文化的内核精神显示出永恒的社会价值。

中国历史深处的耕读精神、传统文化深处的耕读基因、世家内心深处的耕读情结,通过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出了当代的回响,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校园里显示了当代的价值。“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精神,诠释了历代华农人弘扬农学、贡献社会、兴国安邦的理想和担当!

学术轨迹:熠熠星辰 作育栋梁

湖北农务学堂建设之初,国学大师罗振玉受邀出任监督,他创建的蚕桑实验室,开启了“中学”耕读传统与“西学”近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紧密结合的新篇章。

西迁时期,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师生仍坚持教学、耕作、实习。抗战胜利后,农学院恢复工作逐渐完成。

办学兴校,学术为要。从1950年春开始,田叔民、杨惠安、许传桢、任筱波、余传斌、谢孟明、沈聆苏等老师着手开展科研工作,对苹果、柑桔、梨、番茄、马铃薯、水稻等品种做了大量的试验观察。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术在传承,文脉在延续。

虽时局动荡、民生多艰,华农人仍在坚守。宜昌分院时期,华农师生排除各种干扰,选出了“国庆4号”蜜柑、“长华2号”玉米、“7206号”辣椒等新品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科研成绩。

1979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7年建立生物技术中心,在前期的科研基础上,学校营造氛围,聚焦学术,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积累了科研基础。

随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科研实力日益雄厚,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在这些“顶天立地”的成果背后,是一代代华农人焚膏继晷、夙夜不懈的身影:

20世纪50年代,陈华癸教授领导的研究集体从多方面对紫云英根瘤菌共生关系进行研究,首次揭示了紫云英根瘤菌是一个独立的互接种族,对紫云英根瘤菌的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起了开创的作用;在国内微生物研究还停留在形态的表面研究时,陈华癸教授就将分子生物学引入了学校,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厚积薄发的基础。他培养的学生,不少人已成长为中国土壤学、农业化学、土壤微生物学的领军人物。

1956年,刘后利教授建立了我国油菜分类体系,随后提出用高产的甘蓝型逐步取代低产的白菜型的观点,先后育成了多个甘蓝型高产品种。在刘后利教授的指导下,傅廷栋发现了19株“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型”油菜植株,改写了世界油菜种植史。

70年代,章文才教授带领师生深入鄂西柑桔产区,进行大规模柑桔选种工作。三年里,从宜昌地区的27万株温州蜜柑和20万株甜橙中选出43株最优单株。在章文才和他的学生邓秀新所带领团队的接力帮扶下,秭归脐橙嘉树长红。

熊远著院士在近20年里,走遍全省66个县市调研,带领团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 ,培育出中国第一个高瘦肉率的猪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他培养的学生很多成长为国内外著名养猪学专家。

一个校园的气度,不在于接纳多少达人显贵,而在于收藏了多少智者学人;或者说,大学之谓,非大楼之谓,亦非大官之谓,实大师之谓也。

半个世纪以来,从华中农大先后走出了10多位享誉中国农业科技界和教育界的两院院士,陈华癸、陈文新、赵其国、刘更另、王明庥、范云六、邓秀新、邓子新、张启发、陈焕春、熊远著、傅廷栋,还有“菇神”杨新美、“橘翁”章文才......这些名字,如星辰般熠熠生辉。

他们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学术追求,严谨治学、厚积薄发的学术品格,捧土培根、奖掖后学的大师风范,为后辈敬仰遵循,华农代代学人追随着前辈的脚步耕读不辍,学校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如今,学校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60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一颗颗学术新星冉冉升起,多项重要成果领跑前沿,备受关注,华农以强大的科研实力成为国家农业科研大军中的重要部分。

文以载道:人类情怀 华农力量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是世界性问题,农业科技工作者天然具有人类情怀。华农学者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学识改变着贫困地区的面貌,给百姓带来生活的希望与力量。

早在1956年,章文才教授多次深入荒山多、耕地少的宜昌窑塆乡,他向农民传授柑桔栽培技术,培养了400多名柑桔嫁接手,推广良种。在柑橘研究团队的接力帮扶下,秭归成为“中国脐橙之乡”,脐橙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2006年,秭归县归州3万多名橘农自发出资,为章文才教授立起了铜像。

1978年,杨新美教授走遍随州三里岗2600多亩山场,教农民种香菇,40年里,杨先生的弟子罗信昌教授、吕作舟教授、边银丙教授扎根三里岗,三代“菇神”接力服务菇农,带动30多万人增收。2008年,三里岗镇4.6万老百姓自发在吉祥寺村香菇交易市场为杨新美教授塑像,以表达感激之情。

1957年,李文英从华农毕业,她带华农精神扎根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33年,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退休后依然为农民义务做技术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被农民尊称为“棉花奶奶”。

还有被称为“红河人民的教授”的倪德江教授,怀有“绿色超级稻”梦想的张启发教授......华农人时刻将农民放在心上,与“三农”同呼吸、共命运。

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先后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新农村建设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围绕国家农业产业重大需求建立了技术推广、产业合作、人才培训、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以及“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智力+”教育扶贫的服务模式。

近年来,学校向大别山区红安县、武陵山区的恩施州等派遣了近千人的科技扶贫开发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定点扶贫建始县,科研创新不断助力产业升级,仅在建始县就成功促成了魔芋、猕猴桃、茶叶、玉米和高山蔬菜等5个过亿元的产业。

新时期,志愿团队成为华农又一支重要的服务力量。

2002年,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支教,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也鼓舞了更多师生加入,十余年来,“本禹志愿服务队”发展为21支特色志愿服务团队,服务内容延伸到更多的社会公益领域,“华农好人”现象蔚然成风,延展丰富了华农精神的内涵。

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全体青年志愿者“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每年暑假,学校派出数千学生参与的博士生实践服务团、大学生农村政策宣讲团、义务支教服务团等,在服务中践行耕读精神。

2007年,华农外语系学生王凤竹被联合国环境署选中,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勒沃库森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会议,并当选联合国环境署亚太地区的青年顾问。

2009年,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王慧娜再次走进联合国,受邀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韩国环境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09年国际青少年会议,并担任亚太地区组长。

2016年,中埃农业科教中心成立,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迈出坚实的步伐。新时代的华农人将服务做出了国门,向世界展示了华农力量!

风物绵延:勃勃生机 桃李芬芳

耕读精神,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上、学者的学术研究上,也彰显在校园的风物之上。

早年的湖北高等农业学堂自带“耕读”元素,在主教学楼旁建有养蚕室、育种房等附属建筑,周围还有农场、林场、桑园、水产场等,方便师生做教学、试验、研究。

1954年的特大洪水将宝积庵的118亩秧苗淹没,虽师生合力筑堤挽回部分损失,但居安思危,远见卓识的华农人决定迁址办学。

1955年,22名教职工组成建设大队驻扎在狮子山进行异常辛苦的基建施工,还有师生轮番步行23公里到山上劳动建校。

华农师生艰苦卓绝的精神感动了前来视察的董必武,他欣然题词:“勤俭建国、勤俭建院”;“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1957年12月,苏式风格的主楼在狮子山最高峰上落定,徐特立题写的“华中农学院”被镌刻在主楼的门檐之上,董必武的题词则镶嵌在主楼大厅的墙上。

办学一甲子以来,带有特殊历史印记的主楼已成为华农精神的象征,一直屹立于狮子山顶峰,也屹立在一代代华农人心里。

以主楼为起点,沿山而下,视野开阔,上世纪80年代,老图书馆、求是楼﹑求真楼、求实楼等在狮子山广场中轴线两侧相继而起,学校事业也如广场内步道的参天大树一样蓬勃发展。

地景营造,顺乎地脉,借地造景,导以文脉。随着人文社科楼与新图书馆的兴起,“未来之窗”与主楼遥相呼应,为主楼-广场的建筑群像添上画龙点睛的一笔,校园生机勃勃,日新月异。在华农人的精心雕琢下,当初的荒山野岭已涅槃成生态园林式校园。

1600多亩油菜花、5万多株郁金香,还有满山的桃花,既是科研材料,又给春日的华农披上独一无二的花衣,让游人看到“耕读”文化的魅力。

二十四节气柱成为新的“耕读”精神载体,12根石柱上分刻着两个相邻的节气,柱顶是楚国十二月神像。二十四节气柱景观不单是古代历法、传统文化的展示,也是华农精神的彰显,华农人求知治学如古人耕作一般,不违四时,兢兢业业,务实求成。

葱葱狮子山、粼粼南湖水、朗朗读书声、悠悠文脉传,华中农业大学美的真谛,在于山水与校园相得益彰、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在这灵气满溢的环境中治学、科研,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幸运。

耕读双甲子,代代华农人无不心系人类命运、献身国家发展、传承耕读精神,自觉实践着张之洞当年“兴农富民”的理想,华农人用“顶天”的成果、“立地”的服务、“耕读”的精神向世人诠释了农业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本文作者系南湖网特约通讯员 侯顺 党委宣传部记者 川竹 审核人 程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