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卒: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说明: DSC_9513修

周公卒,我校81届优秀校友

1977年冬,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工人农民、知识青年重新拾起书本奋发读书的画面载入史册。

在这570万考生中,有一位高大瘦弱的学生,他从当知青的湖北省浠水县田间地头回到教室,1个多月之后,他接到通知,以优异的成绩被华中农学院录取。

他就是我校杰出校友、全国人大代表、原海南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周公卒。

那场最让人激动的考试虽然只招收27.3万人,但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正是这群人的奋斗,才逐渐开启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大幕。

周公卒即是其中一员。

学习时光:如饥似渴,师生皆“疯狂”

1968年,毛主席的一句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影响了千千万万青年学子的命运。

1975年,周公卒在浠水县加入了“知青”大军,在那里,周公卒和普通知青和农民一起劳作,喂猪、喂鸡、种田、犁地,样样干得出色。

周公卒说,那个时代大家很单纯,就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农村锻炼。现在想来,这段时光对人生、对事业,甚至对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刻骨铭心。

转折出现在1977年。这年,周公卒参加高考,并被华中农学院录取,就读农业机械系农机修造专业。

恢复高考,不仅是学生的幸事,更是老师们多年的期盼。历经多年磨难再遇上教育的春天,华农教师无不欢欣鼓舞。周公卒说,那时老师很“着急”,每天围着学生“连轴转”,一直到深夜,还在辅导学生,“恨不得一天教会所有的内容”。

形势逼人,时代鞭笞着每个人。周公卒的读书岁月,往往伴随熬夜,“不熄灯”便是他的最大愿望。不单是他,周围的同学通宵达旦、秉烛而学也是家常便饭。那时,有的同学已有三个孩子,“老三届”学生甚至已到“不惑之年”,但他们读书的钢铁毅力,至今让周公卒感怀。

作为一个工科学生,周公卒把自己的大量时间花在数理的学习上。入校后,学校发的是工农兵学员用的教材,同学们感到内容过于浅显,一片哗然。学校教师不得不另找教材,同学们也到处买书、找书。每个人都在如饥似渴,疯狂地学习。

说明: AQ6V4236

周公卒(后排左二)和班级同学的毕业照

说明: 假日同学春游

周公卒和同学一起泛舟春游

说明: 校运会亚军(1.72米)

周公卒参加校运会并获得跳高(1.72米)亚军

周公卒说,没有经历过那段读书岁月的人,无法理解当时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他说,在中国高等教育史,甚至在世界教育史上,这样的读书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也毫无夸张!

那一代大学生,信仰和意志是他们的重要精神支柱。周公卒和大家一样,心中想的,就是学成之后,用自己的科技和知识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贡献。所以,那时的学习、劳动、实习,虽然都很累,但大家的精气神十足。

周公卒说:“一个人感觉‘累’,大都是精神上‘累’了,而不会是肉体‘累’了。”所以,周公卒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充实饱满。他担任过学生干部,给学校刊物写稿,参加各种活动,还是校队的排球、田径队员。

不过,让周公卒记忆犹新的是当年他拿过校运动会110米高栏冠军。因为那次冠军,对周公卒来说,是“捡来的”。当时,110米高栏不是周公卒的项目,由于报名队员临时缺阵,让他顶上去。没想到比赛时两个“劲敌”抢跑被罚下,周公卒一举拿下冠军,当时的辅导员李长军抱着周公卒,欢呼不止。

1981年12月,周公卒毕业,满怀信心的他等待分配到祖国科研的前沿阵地去,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参加工作:干得很欢,根本停不下来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五年内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这句话激励着学农业机械的周公卒。

1981年12月,国家农委主任何康视察华中农学院,鉴于华农优质的办学效果,他提出要30名优秀学生去支援边疆建设。学校经过慎重考虑,最终挑选周公卒等20名同学远赴位于广东湛江的华南热带作物机械化研究所工作。

满腔热血,一心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周公卒怀揣梦想,走上了工作岗位。

那时,华南热带作物机械化研究所离湛江市区21公里,每天来往市区与两院仅有3趟公交车,没村没落,出了单位门,就是大片大片的橡胶林,深山老林一般,密不透风。

在周公卒看来,当时的单位偏远,条件落后,但也是个可静心学习和研究的地方。“学了东西就要想办法做点事”一直是周公卒比较质朴的想法,能从事学了四年的专业,成为一名科研人员,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倒也惬意。

但这样的宁静很快被组织上的约谈打破。周公卒被安排编辑学术杂志。周公卒显得有些愕然,他一直希望在课题组做研究工作,出科研成果。领导劝慰周公卒说:“学术杂志很重要,我看过你们的档案,就你一个人写了‘文笔较好’,希望你服从组织安排!”就这样,周公卒在编辑的岗位开始了职业岁月。

此后,他干过科研管理、挂职科技副县长、做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作两院的集团公司总经理、副院(校)长。

“干得很欢实”是同事对他的评价,进步较快的他很快得到很多人的赏识。1997年华南热作两院由农业部管理改为省地共管,周公卒被海南省委调任乐东黎族自治县党委书记。

一方主官,权力很大,但周公卒丝毫不在乎这些,抓好经济建设是他的分内之事,也是省委给周公卒的下的“命令”。要知道,在他刚赴任的时候,这个县已经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了。

说明: 江泽民总书记到乐东调研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及曾庆红、钱其琛等中央领导同志到乐东调研

说明: 温家宝副总理到乐东调研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到乐东调研

结合县情,怎么让农民致富?怎么下好热带农业经济作物这盘大棋?经过周密的调研走访,周公卒决定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种植香蕉。连续几年的推进,香蕉成了县里的支柱产业,到周公卒卸任时,高速公路两旁绵延不断10万亩香蕉林,连同小洋楼一起,成为自治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不单如此,县里财税翻番,农民脱贫致富,一片活跃的开放经济形态正在形成。2000年前后,周公卒的热带农业经济实践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认可,中央领导同志江泽民、尉健行、温家宝、李长春等先后来到当地视察。

周公卒说,那几年的尝试意义与影响不止在县内,他实际上为探索适合海南发展特色的热带经济作物发展模式“打开了一扇窗”。

事业攻关:敢啃骨头,拿下“天下第一难”

周公卒的经历中,没有清闲。哪个地方最困难、疑难杂症最多,组织上往往想到周公卒。

1997年到2006年,周公卒先后担任县委书记和省政府副秘书长后,开始受命主持海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作。

这项工作在其他地方看似简单,但在海南,这份工作被誉为“天下第一难”。就在周公卒赴任当年,海南的计划生育排名全国垫底。生育观念落后,群众多生,重男轻女,非生男孩不可,这导致生育恶性循环,计划生育工作步履维艰。

但这一切难不倒在华农有严谨科学训练的周公卒。他开始带领他的团队,按图索骥、抽丝剥茧,经过摸排和考察,周公卒和同事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虚假瞒报。原来,当地新生儿出生不报,过几年再上报出生人口,这样,人口出生量始终居高不下。

怎么解决?周公卒结合当时推行的新农合改革,产妇生产费用全报销,孕妇基本都到到医院生产的实际,在全省推行产妇生产实名登记。从出生医学证明这个源头来遏制虚假瞒报。各级政府只能通过深入认真的工作才能完成任务。

这一经验得到国家认可,周公卒记得,当时全国的经验推广现场会就在海南开,对全国计生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把计生委这块“硬骨头”啃下,另外一个“骨头”等着周公卒去咬紧牙关干——海南农垦的改革与战略调整。

“农垦”即农业垦殖,是一个历史词汇,最早可查见于民国21年《盐城史话》。现代人有描述农垦为“四不像”:像农民,但要加入工会;像企业,但要治理社会;像政府,但要缴纳税收;像部队,但无军费预算。

说明: untitled

1950年代,中苏建交,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阵营必须有产胶基地,位于赤道附近的海南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唯一的橡胶来源,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橡胶成了早期海南农垦的“战略”任务(图片来源网络)

说明: 汪洋副总理到海垦调研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海南农垦指导改革调整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全国农垦拥有1200万人,400万职工,470万顷耕地,每年社会负担60多个亿。海南农垦是全国三大农垦之一,土地面积占海南地域25%,人口近13%,鼎盛时期是海南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海南农垦渐渐落伍了。2006年发生了万人闹退场的事件,海南农垦到了“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的地步。2008年由中央下放到海南省管理。开始了及其艰难的改革。

2011年至2016年,海南农垦改革步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周公卒受命掌舵海南农垦,先后担任局长、党委书记。

经过五年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海南农垦改革不断稳步推进。特别是2015年,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极大地坚定了周公卒对农垦改革的信心,海南省委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一轮农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大刀阔斧地迅速展开。

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农垦总局撤销、大量人分流、近50个农场的社会管理职能移交地方政府……。周公卒压力不可谓不大,掣肘因素不可谓不多,事务性工作不可谓不繁杂。农垦社会职能属地化管理怎么开展?土地规范清理怎么着手?垦区集团化怎么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怎么推进?一大堆问题摆在周公卒和同事面前。

凭借多年的工作韧性和干劲,周公卒想尽千方百计让工作往前推动。

截至2017年3月,全省17个市县第一批土地规范清理工作收回土地共75万亩,668名农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稳分流。

而在综合效应方面,农垦集团也实现了大幅度减亏。2016年,在胶价长期低迷的条件下,集团大幅减亏8个亿,逐步走出了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农垦区职工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安居乐业成为他们一种幸福新常态。以2014年为例,农场职工群众自营经济总收入127.2亿,增长12.7%,农垦劳动者人均收入4.66万,常住居民人均收入1.37万,分别增长10.2%和12.3%。

从2011年农垦履职,到2015年底改任省“垦改办”主任,周公卒给农垦留下了收获与希望,也得到了老百姓和各级领导的认可。2017年3月26日,全国农垦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海南召开。

一生情怀:高行微言,将座右铭践行到底

在周公卒办公室里,一幅书法横幅高悬正中:“高行微言”,他指着字画说:“这是我一生坚守的座右铭!”

事实上,周公卒也是这样践行的,他认为,座右铭与母校华农所教所学治学为人的基本精神高度契合。周公卒说,相对而言,他更关注“干”,在担任县委书记4年期间,他基本上没有怎么出去,就是在县里蹲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抓经济。

而在华南热作两院期间,他给人的的印象最深的,便是“低调少言,但干得很欢实!”如此以至于刚到县委书记岗位上时,大家都觉得好奇:“这家伙哪里来的?怎么不理人呀?没听说周公卒这个人呀!”

行胜于言,周公卒一直在坚持。在省政府,周公卒的每天要比想象的状态累。清晨上班,各个科室送来圈阅的材料短短半个小时内可以码到半人高!周公卒使出浑身解数,同时协助三个省长工作。繁杂的公务和目不暇接的文件,拖垮了周公卒的身体,如今,他的腰、肩、颈“都被搞坏了”。但周公卒未曾叫苦,他心里只想着一件事:领了任务,就一定要完成,不折不扣、保质保量!

也正因为这种实干,省委对周公卒的评价颇高。2011年,在周公卒任职农垦总局时,省委主要领导的一句话至今让周公卒记忆犹新:“有周公卒做班长,你们的班子就出不了幺蛾子!”

每逢过年过节,周公卒总会收到很多祝福短信,甚至上级领导的问候,周公卒不喜欢这种应酬,虽一一被动应答,但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不主动给领导发祝福。他说,自己“不但‘笨’,而且情商很低。”

闲暇时,周公卒也自我剖析过:“仅埋头干,是不是好事?是不是应该常找领导汇报汇报工作,联络联络感情?”但很快,这些想法都会释然,周公卒还是按照自己的秉性操守行事。

而反观周公卒对基层干部和群众,他总是带着自己的初心,善做善成每件有利于老百姓的事。

说明: 图为周公卒(左四)在慰问困难职工邢谷清德情景

周公卒慰问困难职工

说明: 1488509050843_832238

2017年3月周公卒在参加全国两会途中和同事探讨国计民生

2014年1月24日,周公卒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先后走访慰问红明农场多个贫困家庭和困难职工。这样的慰问不是走过场,不是简单寒暄,也不是简单送钱送物,每到一处,周公卒都和干部群众拉家常、话“桑麻”,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当天,周公卒来到三门坡墟上居住的职工子弟陈永华家看望身患残疾的兄弟俩,他和他们促膝长谈,详细询问一直躺在床上兄弟俩的基本生活情况,他对身边陪同人员说,对残疾人要从物质和精神上关照。他同时鼓励兄弟俩树立生活信心,乐观对待生活,坚强面对生活。

类似的故事还很多。多年与“三农”打交道,周公卒内心深处忘不了“三农”。他说,这就是一种农业情怀,这种情怀甚至体现在不经意的一刹那。

2000年前后某一夏天中午,正在屋内吃饭的周公卒突然听到了雷声,他下意识地飞奔到院子里观察天气变化。这一举动让妻子莫名惊诧:“公卒,你干什么?”周公卒只看了一眼妻子,而后继续观察“天象”。

其实妻子有所不知,那年干旱,当地滴雨不下,已逾月余,周公卒盼望下一场及时雨,缓解地里的旱情。

即便在全国人大,周公卒发声最多,还是为农民“代言”。他说,一个农学院学生、基层农技术人员、农垦局干部,一辈子跟“农”打交道,从上游到下游,知道农业生产是怎么回事,也“有话说”。

或许,“农”一生,让周公卒更具“软实力”,即便正在办理退休,海南省委也一直要求周公卒继续留在农垦局指导后续未尽工作。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周公卒说,相信自己未来还会坚守这一理念,只不过,在退休之后,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退休之前没做完的事。

(本文作者系新闻中心记者川竹